失智照護案例一
2018-11-05
關愛失智長輩,與您憶路同行
一、主訴:
進行性記憶力下降2年,性格改變伴幻視半年。
二、入住前情況:
1、長輩于2015年開始出現近記憶力下降,做事時常常忘記下一步該做什么、忘記平時喜歡的花名、做飯時把醋當成醬油、找不到自己放在柜子里的錢等等。愛回憶往事,會問家人什么時候有布貼畫展覽(長輩曾獲過獎),經常跟家人講以前醫院的工作、家庭的經濟條件、公公被打成右派等事情,也責備自己以前沒有時間照顧孩子,此時生活尚能自理。
2、2016年9月長輩因突發房顫入住ICU,進行了起搏器置換,住院第三天主訴有貓、狗在自己身上爬,晚上睡前不洗臉,拒絕休息,理由是要照顧小嬰兒。2016年10月長輩出院后上述癥狀消失。
3、 2016年10月長輩出現性格改變,愛猜疑,經常描述自己找不到布貼畫,懷疑被偷,家屬無奈之下帶長輩到居委會找(證明無此事);認為所有的衣服都是自己的,經常晚上起床收拾衣物;看電視劇后,認為自己是劇中人物,據此懷疑老伴有外遇,兒子反復解釋后仍半信半疑;還常將夜間夢境認為是現實。不再能從事喜歡的布貼畫創作,生活能力較前明顯下降,需要老伴協助。
4、2017年3月底***診于宣武醫院,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,給予美金剛治療,但長輩一直服用5mg 2次/日,上述表現未見明顯緩解。2017年4月入住椿萱茂(青塔)。
5、長輩平素每餐進食量少,偶爾不吃早飯,但很注重多飲水。長期睡眠欠佳,夢多,安定每晚服用2.5mg,效果一般。大小便正常。
三、既往疾病史
有高血壓病,病竇綜合征(起搏器植入術后),陣發性房顫,白內障,高尿酸血癥,睡眠障礙等病史,病情相對穩定。
四、難忘經歷:
1、既往是當地比較有名的婦產科醫生,50歲后在河北理工大學工作至退休。性格稍內向、善良、要強、較為感性。有愛心和責任心,曾連續2年資助收廢品鄰居的孩子上學。愛憎分明,痛恨社會負面事件。
2、喜歡種花。長輩退休后曾一度出現性格孤僻,胡思亂想,兒子發現后,推薦了布貼畫活動,長輩很喜歡,投入了很多時間和精力,參加了展覽并多次獲獎,感覺生活比較充實,性格也好轉。
3、少時曾被狗驚嚇,不喜歡貓、狗等動物。
五、 入住時診斷
阿爾茨海默病,高血壓病,病竇綜合征,陣發性房顫,白內障,高尿酸血癥,睡眠障礙。
六、入住時用藥情況:
1、抗癡呆藥物:鹽酸美金剛5mg,2次/日
2、降壓藥:絡活喜5mg,1次/早;氯沙坦鉀50mg,1次/早
3、心血管保護藥:欣康 50mg,1次/晚
4、抗血小板藥:波立維75mg,1次/晚
5、鎮靜安眠藥:艾司唑侖2.5mg,1次/晚
七、入住時評估:
1、Barthel基本生活能力評估:85分(滿分100分)
進食、修飾、穿衣、控制大小便、上廁所、行走均自理,洗澡、上下樓梯、床椅轉移均需要協助。
2、MMSE 評分: 8分。其中定向力1分,記憶力1分,語言能力6分。注意力和計算力0分,回憶0分。
3. 癡呆分級CDR=2分,屬于中度癡呆。
4. 異常行為評估:
有輕度焦慮、輕度幻覺、中度焦慮、脫抑制和易激惹行為/情緒不穩,有明顯的妄想表現,明顯的異常運動行為。
八、照護中遇到的難題:
1、協助長輩洗澡時常遭拒絕。
2、常在公區游走,隨意打開其他長輩的房門,引起他人不滿。
3、經常抱怨丟東西、丟錢,懷疑保潔偷她的東西和錢,非常生氣,常和生活助理抱怨。
4、 藏匿行為。經常將家人帶來的現金藏起來,但又經常找不到;有時將衣物藏在枕芯里。
5、經常分不清現實和夢境,經常夢見地震;偶有幻視,看見房間到處有老鼠在爬。焦慮明顯。
6、每天不定時把衣服拿出來放在床上,更換衣服,并把衣服扔進衣柜里,拒絕生活助理幫助整理。
7、易激惹,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會其他長輩發生爭執。
一、案例特點:
1、老年女性,81歲。
2、隱匿起病,緩慢進展。 早期以近記憶力下降,逐漸波及到日常生活能力,后又出現性格行為改變。診斷阿爾茨海默病明確,屬于中度失智。
二、 照護需求分析
1、拒絕洗澡
2、情緒改變
3、異常行為:懷疑、藏匿、幻視
三、個性化照護服務定制:
結合長輩性格特點、生活經歷,運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,分析照護需求背后的原因,制定“以個人為中心”的服務計劃,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1、風險防控方面,主要做好防走失、防跌倒、防墜床。
2、疾病管理方面,主要做好疾病風險防控和管理。
3、制定個性化洗澡方案。在邀約長輩時,說下午有手術,洗澡保持干凈衛生,做手術時要保持無菌,對病人負責。
4、根據長輩的不同層次人類需求制定服務計劃。
例如:滿足安全需求方面,可巧妙運用認可療法,讓長輩充分表達,并表現重視,詢問細節;提前準備好長輩的錢包,證明錢一直都在。
滿足被尊重感方面,設計個性化生活體驗站,讓長輩重拾醫生的尊嚴,讓長輩對孩子的愛得到充分表達。在滿足自我實現方面,引導并鼓勵長輩參加椿萱茂投入生活的各項活動。
四、服務跟進及服務效果評估
在實施服務計劃后,定期對長輩進行評估,評價服務計劃的科學性和有效性。如長輩新出現的異常行為,要及時制定新的服務計劃。
通過椿萱茂“憶路同行”的失智照護服務,該長輩現有生活品質得到改善,從拒絕洗澡變為可以成功洗澡;入住前“懷疑、藏匿、幻視”等異常行為發生的頻次和程度均有所改善,某些方面達到了自我實現。